近日,包頭地區持續迎來大風降溫,氣溫驟降15至20攝氏度。受寒潮天氣和疫情后工業生產快速恢復等因素影響,截至12月1日,包頭地區電網最大負荷達到788萬千瓦,再次刷新冬季負荷歷史新高。
進入冬季以來,包頭地區用電負荷持續增長,接電新裝、增容超過7800戶,僅“煤改電”工程改造已涉及超過3萬戶居民使用電采暖的方式過冬。為保障全市電力安全可靠供應,包供積極應對寒潮、雨雪冰凍天氣影響,強化電網運行管控,合理安排運行方式,密切跟蹤天氣變化,加強負荷預測及電力、電量平衡,針對重點地區、電網薄弱環節制訂專項事故處置預案,全力提高供電可靠性。
為確保極寒天氣設備安全穩定運行,該公司特設檢修專班,組織人員積極開展冬季特巡,對變電站內充油充氣設備的壓力實時監測,同步開展設備本體、觸頭、引線測溫工作,重點檢查斷路器機構箱、匯控柜、二次端子箱等戶外設備的保溫、密封、驅潮、加熱等裝置。“極寒天氣下,為保障設備處于安全運行溫度區間,除了使用常見的為設備‘穿棉衣’方式外,我們還會為罐式斷路器和斷路器機構箱加裝伴熱帶和加熱片,為設備‘安暖氣’。”修試管理二處檢修二班班長李軍說。截至目前,該公司已為重點區域電力設備加裝240組保暖裝置,保證電力設備“溫暖過冬”。
“每年都是剛發布寒潮預警,供電公司就早早地來幫助我們檢查設備,協助排查安全隱患。”為積極應對本輪寒潮,該公司超前部署,早在供暖初期就已安排員工“零距離”上門服務供熱企業。主動了解用電需求和設備情況,提供相應的技術支持,同步建立專業對接服務機制,實行“一企一策”精準服務,確保供熱單位和關鍵場所供電萬無一失。
受強冷空氣影響,黃河內蒙古河段出現流凌,該公司第一時間采取“技防+人防”的方式,利用無人機等手段,強化凌情巡查監測,重點對處于黃河水域兩側的輸電線路桿塔的基礎、防護措施、回填土流失等情況進行檢查,按氣候變化特征和桿塔分布特點,制定防凌計劃和措施。目前該公司共有500余名運行人員對電力設備開展特巡,加強重點輸電線路的巡視排查。18支黨員志愿者服務隊、127輛搶修車、9輛發電車、30臺小容量發電機和移動電源隨時待命,全面做好突發事件應急處置準備。
|